- 瀏覽其他頁面:
- 2024年9月展覽
- 2024年12月展覽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隆重呈獻「瀕『藝』共生」環境保育愛心拍賣及藝術展,這是一項將藝術和環境保護相結合的開創性企劃。此次展覽利用藝術的力量,提高公眾對亞太地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的認識,並推動相關保育行動。

TNC與知名娃娃藝術家Ning Lau 攜手合作,展出16件精心製作獨一無二的娃娃藝術品,每件作品都細緻地展現了亞太地區獨特且受威脅的物種或棲息地和自然環境。從富有生機的海洋生態系統、茂密的森林到廣闊的天空,這些精美的娃娃藝術作品喚起我們對自然奇蹟的深刻聯繫,並激勵大家成為保護地球珍貴資源的擁護者。Ning 刻意在每件娃娃作品中使用升級再造的布料,彰顯其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並突顯重複使用材料以減少浪費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Quote: 藝術家Ning Lau

作為一位藝術家,我相信藝術能觸動人心,激發對保育的熱忱,希望透過這些娃娃,引起大眾關注自然世界的美麗與脆弱,激勵大家保護瀕危的物種和棲息地。我很榮幸能與這項計劃,喚起公眾對這重要環保事業的關注。
藝術家Ning Lau
這16件手工製作的娃娃是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每件都投入大量時間和心力去創作。此系列的亮點包括斯里蘭卡曙鳳蝶和蠔礁娃娃,其靈感來自知名藝人林明禎。明禎一向對自然保護懷有濃厚興趣和熱忱。她不僅全力支持這項重要的保護行動,還親自參與並表達了對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的衷心關注。
Quote: 知名藝人 林明禎

我非常高興能參與這個項目,並有機會幫助提高公眾對地球問題的認知。斯里蘭卡曙鳳蝶和蠔礁娃娃象徵著堅韌和希望,我很高興它們將成為推動意義深遠變革的一部分。我希望這些作品能在慈善拍賣會上被有愛心人士競投獲得,並呼籲大家積極支持這次慈善拍賣活動,為保護我們的自然家園出一份力。
知名藝人 林明禎
所有娃娃作品將展出並拍賣,其中斯里蘭卡曙鳳蝶娃娃將可限量訂製20件供預訂及拍賣。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擁有不同的的髮型、面容和細節設計都有所不同,確保每件作品都是獨特的藝術品。這為支持者提供了擁有專屬藝術收藏的機會。
系列當中,Ning 以蠔礁為創作原型,特別製作一款蠔礁娃娃藝術品,旨在向瀕危棲息地致敬 - 這是一個不可替代且維繫生命平衡的重要生態系統。此外,三款娃娃 - 丹頂鶴、雪豹和中華白海豚 - 將於9月13日在TNC慈善晚宴上拍賣,所得款項將直接用於支持TNC在亞太地區的保育和教育項目。其餘13件娃娃將透過線上拍賣,為期至10月31日,讓更多的觀眾能支持這些重要的保育工作。
Quote: 大自然保護協會亞太區戰略夥伴關係總監及香港項目執行總監 周璐璐

是次展覽不僅僅是藝術展示,它更表達了我們保護自然環境的決心,每個展品,不論是代表著珍貴的動物還是蠔礁棲息地,都象徵著我們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立即行動的必要性。我們希望這個展覽及拍賣活動能激勵參與者,為保育工作貢獻力量,更為未來世代保存這些物種。
大自然保護協會亞太區戰略夥伴關係總監及香港項目執行總監 周璐璐
參觀者可以參與各種豐富的活動。可通過展覽現場提供的二維碼競投這些娃娃藝術品。此外,掃描娃娃旁的動物照片,即可體驗互動式擴增實境 (AR) ,深入了解其代表的物種或棲息地的相關知識。為了進一步參與活動,前100名現場訂閱TNC電子通訊的參觀者將免費獲贈附有娃娃藝術品照片的小袋子。
「瀕『藝』共生」- 環境保育愛心拍賣及藝術展誠邀各界親臨體驗藝術與保護自然的結合。通過參與這次慈善拍賣活動,您可以為拯救瀕危的自然資源出一分力,共同塑造一個更美好、可持續的地球。拍賣所得的全部收益將直接支持TNC在亞太地區的重要保育和教育工作,資助保護脆弱生態系統及其依賴物種的實地項目。活動還得到著名寵物肖像畫家Prissy Tang的大力支持,她精心繪製了整個系列的動物繪畫,每位競投者將獲贈一張印有她作品的感謝卡,以表謝意。
欲參加在線拍賣,請參閱以下的網站連結: https://hk.givergy.com/ArtForTheEarth
在此,大自然保護協會衷心感謝娃娃藝術家Ning Lau的無私貢獻和支持。她親手製作了全部16件展品,並將拍賣所得全額捐贈給TNC保育工作,她的慷慨與熱忱令我們萬分感激。同時,也感謝太古廣場提供場地,使這次展覽得以順利舉行。最後,我們感謝 Prissy YC Tang,她精美的動物插畫,為展覽更添魅力。

「瀕『藝』共生」環境保育愛心拍賣及藝術展詳情:
地點: 太古廣場L1層Park Court (Shiro附近)
日期: 2024年9月5日 – 18日
時間: 10:00 – 22:00
線上拍賣:
日期: 2024年9月5日 – 2024年10月31日
時間: 全天24小時
16件代表瀕危物種和棲息地的娃娃藝術品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隆重呈獻「瀕『藝』共生」環境保育愛心拍賣及藝術展。TNC與知名娃娃藝術家Ning Lau 攜手合作,將藝術和環境保護相結合。所有手工製作的娃娃藝術品細緻地展現了亞太地區獨特且受威脅的物種或棲息地和自然環境。
這些獨一無二的娃娃已於十月份成功拍賣,所有拍賣收益將直接用於支持大自然保護協會的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公眾展覽由 2024 年 12 月4日至12日舉行,讓這些作品的美麗與深遠意義繼續啟發大眾。陸地系列將於12月4日至9日在港鐵太古站展出,讓您欣賞陸地生物的壯麗與生命的微妙平衡;同時,海洋與天空系列將於12月4日至12日在港鐵香港站展出,展示深海的奧秘與廣闊天空的壯麗,致敬大自然的奇觀。這次展覽將帶領參觀者進入一場藝術與自然交織的迷人旅程,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您欣賞這些精美的藝術作品,同時反思它們所代表的重要保育工作。透過展示這些非凡的創作,我們希望讓公眾更了解保育工作對保護瀕危物種和恢復脆弱生態系統的重要性。我們誠邀您深入體驗「瀕『藝』共生」展覽會,並與大自然建立更深厚的聯繫。讓我們攜手繼續努力,確保這些壯麗的物種及其棲息地得以永存。
進入瀕危物種的擴增實境(AR)世界
只需掃描港鐵任何市區線站內的數碼屏幕上的QR碼即可參與
- 在港鐵任何市區線站內的數碼屏幕上的QR碼
- 掃描它以解鎖AR遊戲,了解更多關於這些令人驚嘆的物種及其棲息地的信息
- 與動物合照
特別任務:分享你的AR遊戲體驗和照片,並標籤 #ArtForTheEarth,邀請更多人對保護我們地球上最脆弱生物的認識。讓我們一起遊玩、探索,並為重要的保育行動團結起來。
陸地系列
亞洲象、 亞洲黑熊、 滇金絲猴、 婆羅洲猩猩






亞洲象: 亞洲現存體型最大的陸生野生動物,一隻成年亞洲象每天能消耗超過150公斤的食物,並協助傳播種子,促進森林再生。牠們的覓食習慣會創造空地和水坑,提升生物多樣性,豐富土壤,並幫助調節水循環。但由於非法獵殺、棲息地減少等原因,亞洲象的數量已下降了90%。森林砍伐和農業擴張導致棲息地喪失之外,更與人類的衝突加劇。緬甸的野生亞洲象因象牙和皮毛而被非法捕獵。 © TNC

亞洲黑熊: 亞洲黑熊胸前有著明顯白色的V字月型標誌,所以又名「月熊」。人為活動頻繁和過度開發,導致亞洲黑熊棲地退化、喪失和破碎化。在亞洲很多地區,「熊膽」被用於傳統中藥或補品,盜獵及非法交易亦令亞洲黑熊經常被獵殺。保護亞洲黑熊對於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平衡至關重要,因為牠們在種子傳播和族群控制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 TNC

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是中國獨有,又名黑白仰鼻猴。牠們的社會結構跟人類非常相似,由家庭單元組成氏族和部落。由於棲息地不斷流失和非法捕獵,滇金絲猴現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儘管如此,牠們仍然陷入絕種危機。目前世界上僅餘3,000隻,而每年仍有近100隻被獵殺。 © TNC & Long Yongcheng/TNC

婆羅洲猩猩: 婆羅洲猩猩活動時能協助傳播種子,促進森林再生,為其他動物創造棲息地。牠們大多是獨居,在樹上築巢。牠們的雨林棲息地因擴建棕櫚油種植園而被破壞。棲息地每年損失約300萬公頃,即相等於香港面積的27倍。由於失去棲息地,非法捕捉和非法寵物買賣活動,自1960年以來,其數量已下跌了一半。 © TNC & Ashar Ashar/TNC Photo Contest 2021

「瀕『藝』共生」陸地系列: 知名娃娃藝術家Ning Lau 精心製作獨一無二的娃娃藝術品,細緻地展現了亞太地區獨特且受威脅的物種或棲息地和自然環境。 © TNC
海洋及棲息地主題
中國鱟、 蘇眉、 玳瑁海龜、 中華白海豚、 蠔礁






中國鱟: 中國鱟是全世界現存四種鱟中體型最大。數十年來,鱟在人類醫學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其血液被用於研製疫苗和新藥試劑。在香港曾經可找到大量的鱟,但過度捕撈,城市發展和海洋污染破壞其棲息處,導致牠們數量顯著下降。 © TNC & Miko Lui

蘇眉: 蘇眉(學名曲紋唇魚)亦被稱為龍王鯛或拿破崙魚。在每萬平方米海域中很難找到多於20條的成年蘇眉。牠們可控制有害的無脊椎動物(例如吃珊瑚的棘冠海星)的數量,對維持整個珊瑚礁生態系的健康至關重要。隨著過度捕撈,生長緩慢,以及棲息地破壞,過去30年蘇眉數目大減50%。 © TNC

玳瑁海龜: 玳瑁海龜是一種繁殖緩慢的物種,需25至40年才能達到成年期並擁有繁殖能力,而幼龜存活到成年的幾率僅為千分之一。2,500年來,牠們因其美麗的龜殼而被捕獵,這些龜殼被用於製作玳瑁製品。目前玳瑁海龜的數量已減少到較一個世紀前不足百分之十。人類非法捕獵以及氣候變化進一步威脅牠們的生存。 © TNC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對海洋生態系統至關重要,他們可以調節獵物數量並促進養分循環。但沿海開發、過度捕撈、水污染、棲息地喪失和乾擾對其物種構成了嚴重威脅。香港漁農自然照護署 2023 年的報告顯示,中華白海豚在北大嶼山水域幾近絕跡,估計在四個主要調查區內僅發現 34 隻中華白海豚。 © TNC

蠔礁: 蠔礁是沿海地區的「無名英雄」,為環境和附近社區提供了巨大的益處。蠔礁結構隨著蠔的生命週期而形成,蠔尋找適合的表面依附至死亡後,其蠔殼為新生蠔的生長創基礎環境,從而在半鹹水中形成廣泛的三維結構。與珊瑚礁類似,蠔礁在維持海洋平衡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被譽為「生態工程師」。蠔礁為魚類、螃蟹和無脊椎動物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並為幼年的海洋生物提供了育苗場。 © TNC & Marine Thomas
天空系列
鴞鸚鵡、 皺盔犀鳥、 斯里蘭卡曙鳳蝶、 丹頂鶴、 黑臉琵鷺、






鴞鸚鵡: 鴞鸚鵡的名字 Kākāpō,毛利語意思是「夜鸚鵡」,是紐西蘭特有的物種。和其他鳥類一樣,鴞鸚鵡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牠有助於植物授粉、種子傳播、營養分配,並有助於維持昆蟲數目穩定。牠曾經在紐西蘭廣泛分佈,但由於獵殺、外來的捕食者(如野生家貓、鼬鼠或老鼠)和棲地砍伐而面臨滅絕的危機。 © TNC

皺盔犀鳥: 皺盔犀鳥主要食各種水果,偶爾會吃一些小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其獨特的喙使牠能採摘並吞下整個水果,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扮演種子傳播的關鍵角色。但棲息地的嚴重森林砍伐和非法伐木,使其數目大減。 © TNC

斯里蘭卡曙鳳蝶: 斯里蘭卡曙鳳蝶是斯里蘭卡特有的一種鳳蝶。作為傳粉者,牠在它在生態系統中促進植物繁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斯里蘭卡曙鳳蝶同時也是棲息地健康的「指標物種」,其存在意味著森林資源豐富資源,而牠的消失則預示著環境的不利變化。隨著伐木和農業破壞了蝴蝶棲息地,使得牠變得極為稀有。 © TNC & Spacegecko

丹頂鶴: 丹頂鶴是東亞特有物種,在濕地棲息繁殖。丹頂鶴在沼澤和濕地中穿行,維持其棲息地的生態平衡,為生物多樣性作出了貢獻,其存在也是環境健康的指標。不幸的是,他的繁殖地遭到破壞,遷徙路線上的棲息地也不斷喪失,這些因素導致了丹頂鶴如今的瀕危狀態。 © TNC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是東亞特有的遷徙水鳥。保護黑臉琵鷺對於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康至關重要,因為牠的數量是反映濕地質素的重要指標,而濕地為生態提供水質淨化和減洪等重要功能。此外,魚類會因為害怕被水鳥捕獵而減少活動,因此,如其他水鳥一樣,黑臉琵鷺可減少魚類對無脊椎動物多樣性的影響。據估計、全球黑臉琵鷺數目約 6,000 隻。 © TNC & Wu Kailiang
「瀕『藝』共生」環境保育愛心藝術展詳情
地點:港鐵香港站及太古站
日期:2024年12月4日至12日
無法親自參觀 「瀕『藝』共生」環境保育愛心藝術展?沒問題!現在你可以虛擬體驗整個展覽了!
我們的AR遊戲將兩個展覽串連起來,讓你踏上這些令人驚嘆的虛擬之旅。立即用手機登入 https://tnc.8thwall.app/sky-artfortheearth/,進入這個沉浸式世界吧!不要錯過這個藝術與保育的獨特結合。虛擬展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