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蠔礁研究地點
TNC修復貝類礁的研究
© Lori Cheung/ TNC

蠔礁試點
位於香港流浮山的蠔礁修復試點
© Kyle Obermann
2021 年,在太古基金、海洋保育提升資助計劃 (MCEF) 和當地社區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我們推出了一個新項目:管理白泥重要的生態棲息地,以保護其自然美景和敏感的生物多樣性。
歷史上,白泥是村民利用傳統底棲方式養蠔的地點。雖然這種傳統的養蠔方法已不再使用,但白泥的泥灘仍然是一個生態熱點,在那裡可以找到瀕臨滅絕的馬蹄蟹和海草品種。然而,白泥目前沒有受到任何法定保護和管理,使其面臨越來越多的威脅,例如不可持續的旅遊業和入侵物種的猖獗蔓延。
以下是此白泥項目的內容,TNC 正在努力提升和擴大我們的保育目標:
1. 開展沉積物研究、棲息地位置分布、監測馬蹄蟹等科學研究和生態監測
2. 開展積極保育管理工作,如重整廢棄的養蠔場、清除外來入侵的大米草、清理水產養殖廢料和海洋垃圾;以及
3. 通過到學校分享、公開講座、教育參觀、大學生大使培訓、成立教育小組和與當地相關持分者的社區會議,促進可持續的旅遊行為並提高公眾對蠔礁的認識。
截至 2024 年 12 月,TNC 和一眾義工已在白泥修復了 8000 多平方米的廢棄養蠔場,清除了超過 2600 平方米的侵入性大米草,同時清除了 3000公斤的水產養殖廢料和海洋垃圾。
Download



TNC白泥社區合作伙伴:
鴨仔坑士多
海塑基金會
下白泥教育中心
香港觀鳥會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
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