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 瀏覽其他頁面:
- 甚麼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
- NbS的分類
- 參與論壇與資源中心
-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報告
應對氣候變化等挑戰的重要方案
在我們面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污染治理以及支持家庭和社區發展等問題時,全世界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綜合應對這些多重風險,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簡稱NbS)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途徑。科學已經證實不同生態系統之間密切相連,國際社會呼籲採取具包容性和一致的行動,如訂定並實行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了實現碳中和、治理水源和其他污染、增強氣候適應性以及支持社區和居民發展等目標,保護自然是我們的必要舉措。
作為全球領先的自然保護組織之一,大自然保護協會(簡稱TNC)多年來一直在NbS領域發揮著領導作用。與科學家、社區居民、企業和政府合作,TNC致力於共同設計和實施創新解決方案,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淡水管理、空氣和水污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問題。這些解決方案採用了與自然合作的理念,以產生顯著的多重效益。
NbS令我們重新審視與自然的關係,思考對於自然的資源利用和轉變。它強調利用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重要生態系統服務,如治理水源、改善土壤健康、淨化大氣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固碳釋氧等,來應對氣候變化、頻發災害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嚴峻威脅和挑戰。與此同時,NbS還能帶來多種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如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綠色增長和改善人類健康等。
以自然為基礎的的三種解決方案
為了釐清NbS應對社會挑戰的具體實施途徑和潛力,我們需要對NbS的類型進行劃分,NbS可以分為修復、管理和保護等類型。在每種類型中,我們可以採用一系列生態系統方法。修復類型包括生態修復、森林景觀修復和生態工程等;管理類型包括海岸帶綜合管理和水資源綜合管理;保護類型包括基於區域的保護方法,如保護區管理。
以下是幾種NbS的詳細介紹:
1. 保護:
充分利用自然或受保護的生態系統,即最小限度或無干預地保護目標生態系統,以維持或提升其服務功能。例如,保護沿海地區的紅樹林,增強海岸帶的韌性,以應對與極端天氣相關的災害。
建立保護區網路和區域保護方法,以保護關鍵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和生態系統。這可以包括建立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走廊和生態網路,確保能長期保護生物多樣性。
2. 管理
管理生態系統:對自然生態系統和景觀的適度干預,以提升生態系統服務。例如,通過近自然農業景觀設計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性和對自然災害的韌性;提高樹種和遺傳多樣性增強森林生態系統應對極端事件的韌性;對森林進行適當的間伐,促進其天然更替與生長等。
3. 修復
修復曾經受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這一類型包括綠色屋頂和綠牆等,以人工營造的生態系統為主體的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利用自然基礎設施,通過設計和管理自然系統來提供特定的生態系統服務,例如利用濕地過濾污水,提供淨化水源的功能;或者建造綠色屋頂和城市公園,提供城市空間的冷卻和淨化功能;或重建蠔礁,保護受海浪和風暴潮侵蝕的海岸。
這些NbS方法並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可以結合使用,達至更大規模和綜合的效益。例如,修復濕地不僅可以提供水資源管理的功能,還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減緩氣候變化。因此,在設計和實施NbS時,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生態系統服務的需求、社區參與、科學知識和技術能力等。
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論壇
2025年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論壇於1月14-15日圓滿結束。活動詳情可見:https://www.tnc.org.hk/en-hk/what-we-do/nbs-conference/
首屆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論壇於2023年10月27日在香港成功舉行,感謝各學者、環保行業同儕和對可持續發展有興趣的企業代表蒞臨,深入討論NbS在緩解與幫助適應氣候變化的各種數據、例子與可行性。以下是論壇的精華片段,歡迎觀看。
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資源中心
在2017年,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的研究表明,針對氣候危機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自然氣候解決方案NCS)有潛力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分之一減少,以穩定我們的氣候。自那時起,TNC的科學家和合作夥伴一直在繼續研究何時、何地以及如何投資於NbS,以實現世界上最緊迫的氣候目標。
TNC的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資源中心展示了全球範圍內一些最佳的NbS實施案例,根據四個特色生物群落進行分類,包括森林、農田、草地和濕地。這些案例研究旨在支持各個持份者,包括政府、社區領導者、土地管理者、公司和投資者等。
2024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大自然保護協會和思匯政策研究所於本日聯合發布報告《釋放大自然於氣候行動中的潛能-香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報告》。報告強調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相互關連,並探討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可助香港實現其氣候目標。
下載報告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包括保護、恢復和有效管理生態系統等行動,可助移除大氣中的碳排放並增強沿岸地區的氣候韌性,且有利於整體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福祉。此報告可作為香港政府、企業和社會對於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的入門指南,並為本地落實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提供指引。
此外,報告強調社會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的迫切性——2030年後,由於氣候危機加劇,將逐漸降低生態系統的氣候韌性,削弱其固碳和儲碳能力,令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潛在裨益或會減少。
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亦能響應國家政策。為求達到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國家在過去兩年積極進取地推動生態保育,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推動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設立於2030年前停止並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的明確目標,並把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作為主要策略。中央政府發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 年)》,把實施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列於優先事項。香港政府於2023年《施政報告》宣布將會更新並落實城市《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港府應跟隨中央方針,於《計劃》中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在報告序言中表示原則上支持思考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並指出:「香港不論公私營界別,於更新氣候和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時,應思量結合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之潛力。」
採納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對北部都會區的好處
報告以北部都會區規劃(北都)為案例,說明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以及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帶來的機遇。北都大部分發展項目位於洪氾平原,特別易受氣候相關風險的影響。其沿岸社區經常因水浸和強颱風遭受重大損失,預計這種情況會隨著氣候變化加劇而惡化。
大自然保護協會氣候變化研究員梁沛健博士解釋:「充分納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的整體規劃對於確保氣候韌性和保護生物多樣性非常重要。透過有效管理,建立海岸保護公園與濕地保育公園網絡,以及於山坡重新造林,可加強北都長遠保育並提高面臨氣候相關風險的社區氣候韌性,我們應把握此巨大機遇。」
思匯政策研究所項目主管譚芷菁女士表示:「投資大自然可同時有利於生物多樣性和發展。政府於《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中承諾預計在未來15至20年投放約2,400億元推行各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若港府能把部分資金分配給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項目,可同時實現氣候目標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兼具成本效益。」